趁著娜娜在瘋狂玩我的facebook時候,我趕快來更新一下這裡
事情是這樣的
由於有一位客人曾經對媽媽說過"這是我十年來看過最好看的電影"
加上弟弟莫名奇妙得大推
然後加上電視也開始出現阿凡達的新梗
因此平常不看科幻片的我今天也跟家人一起去趕流行
難得闔家觀看這部電影,3D版片長兩個小時半,
啃完爆米花,爸爸竟然還是睡著了,媽媽小睡了片刻又被驚醒
而娜娜是從頭到尾緊緊抓我的手,不時加上驚叫
出了戲院拆下眼鏡,整個頭昏腦脹
回想一下,這部賣特效的電影其實還是有點內涵的
重點是敢於把地球人罵得狗血淋頭
值得令人類反省
以前的科幻片大部分都是外星人攻佔地球人的家園,然後地球人為了保衛家園壯烈犧牲
而部電影除了特效之外最大的特色就是為邪惡的外星人翻案了
前兩個小時都在描述可惡地球人入侵外星球,製作阿凡達混入敵區,接著很殘忍的把外星納美人當作蟑螂打得落花流水,
搞得混血阿凡達裡外不是人(本來就不是人= =+)
後半小時終於抵不過善良的阿凡達結合納美人與自然的力量,最後邪不勝正
可惡的地球人終於被遣返回地球
阿凡達的內涵,整體來說像是個循環論
人類與自然互相依存
人類創造科技傷害自然
自然反撲科技傷害人
而片中是自然應許人類的祈願
回頭給人類一個深刻的教訓
在自然與文明之間,地球人與外星人之間
其實都是人類自我分裂的衝突對立
身為一個中介的混種阿凡達,外表是強壯的外星人,內心是殘缺的人類
他的純潔靈魂究竟來自他的殘缺還是他的困惑?
然而他還是必須選邊站
結局真正看來善良的人類留下來了,邪惡的人類離開了
所以外星人與地球人並沒有達到真正和平相處的階段
彷彿自然與文明這樣的衝突對立並沒有真正消弭
也許根源在於人類的野心是無法真正被消弭的...(這樣看來,實在有出第二集的嫌疑)
觀看這幾年來的主流電影,很明顯感受到人類思潮的轉移,
如果將"現代"視為反映人類自我膨脹的思潮推往前幾年
小時候那種"星際大戰"一類的科幻片倒是記憶猶新,
即使是明顯的衝突對立
所有的特效彷彿都在歌頌科技無敵的文明世界
如果說後現代關注的是人類自身的反省,
以至於到當代的呈現,就是像"明天過後"一類關於自然反撲系列
不僅如此
那些正義與邪惡的對立也一再被翻案
例如"黑暗騎士"已經從這樣二元對立進入對人性的探討
或是老式童話世界不再受歡迎,男女主角不一定要再是俊男美女(史瑞克醜成這樣大家還是看的很爽),
危機時刻也不一定英雄救美(阿凡達最後還是被女外星人救了)
邪惡的壞人可以進入可能善良的灰色地帶
接著美麗的童話也非要進入現實世界考慮實際面
這些影片的現象趨勢反映這時代的思考面向漸趨多元
非單一也非二元
儘管是多元化的主軸中心,也是一種開放性的再思考
這個世界留下了太多迷團
這個思潮又出現的多種解釋
當代距離後現代理論的提出也有一段時間了
而後現代的多元思潮持續到當代究竟是什麼樣的風貌?
我看到的電影現象就是不斷反思,不斷翻案
史蹟可能重新出土,娜芙蒂蒂就不僅僅只是個知名的埃及塑像.(Discovery說事實上是埃及的武則天)
或者是經典的再創造,從前幾個月的"香奈兒"系列
到最近狂打預告的"花木蘭""孔子"
炒冷飯也可以炒出新意新
這種歷史主義的製片行為正反映於各大主流影城
有了經典的加持,也成為觀看者的一大誘因
接下來要期待親了青蛙後,沒出現王子,反而變成青蛙的公主新年鉅獻了
再回到阿凡達
當正義已經不僅僅是正義,邪惡也不僅僅是邪惡
對象的置換,意義的開放
我們的世界彷彿變的更加複雜化
哪裡還有真正所謂單一純潔的靈魂呢?
在片中的啟示應該是一顆如阿凡達一般
愚蠢迷惑而勇敢堅定的心志吧
PS:每天經過校園都看到李小鏡的人獸作品,這的確使阿凡達顯得格外親切呢
- Jan 23 Sat 2010 20:24
從阿凡達看見人類思潮之轉換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