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今天跟大家看完後,真的覺得很感動,
這真是我目前最喜歡的一部蔡明亮的電影了,比起那種對小人物的寫實關懷
我更是無法抗拒這種大量而內蘊的象徵手法,
深刻的感情用畫面一刀一刀著割著我的心
就像慢性病一樣,會在體內慢慢發酵,然後默默發作
當然我無法像隔壁同學已經禁不住這種柔軟的衝擊而啜泣
對於流淚這種事我想我還是很膚淺的....

這部片的確值得羅浮宮收藏,其實光看他努力經營的美麗畫面就很過癮
更何況在內涵上他他拍出了許多人生的面孔,是如此寫實而動人
當然蔡明亮的電影很有討論的空間,所有看到的答案都是自己的獲得
就像他所說的,個人可以自由解讀,甚至不懂也沒關係,他拍的是人生本來就不奢求每個人都要懂
但是我卻自認為看懂了不少他所想要傳達的人生而這回深受感動

也許破碎的劇情也是一種劇情,
就從一條破裂的水管開始,無法抵擋故事在人海中一發不可收拾
人類生老病死的齒輪開始轉動,茫茫大雪與深邃黑暗呈現強烈對比
回歸最單純人性的色澤卻又利用鏡子來反射各種身影
而人就迷失在這些身影中打轉
即使用最美麗的臉孔與舞姿唱著誓言不滅
與"鹿"相繫的百般暗示
最後還是空無一物的赤裸裸白雪

每個畫面都精心設計,其大量運用鏡子,玻璃,任何媒材的反射出人的影像
都是個虛象,也是個透明的幽靈,例如芬尼亞當在高樓房間的玻璃反射裡被公路上汽車來回穿梭
彷彿也暗示著這個虛虛實實的社會,我們有幾張真實的臉可以面對?

多麼可悲而迷惘的是
大家都在找"鹿"就像是意味著人們多麼渴望找到出路
希律王在寒冷中給了麻雀溫暖
之後用誦經超度麻雀
低喃自語的同時其實也在超渡自己
我還看得出來其運用佛教中九色鹿王的隱喻
但對於那些電影大師,我還沒有足夠的功力看出他們的連結

製片芬妮亞當抱著沉重的鹿頭穿過地下道,背負污名與秘密是多麼罪惡與沉重
然後下樓梯與飾演希律王的尚皮耶接觸
面對鏡中的兩人開始詳端自己的臉
即使是受傷臉孔也被一度的暗示不會有人在意面孔的轉換
既然破了相乾脆被重新刻上線條
因為"光明正大總比偷摸摸的好"
這裡彷彿暗示了他們之間不為人知的關係,
然而這樣的關係彼此卻都很疲憊

片中很聚焦在人與人之間接觸的片段,莎樂美身著摩洛畫中的東方鑲金衣裳
周旋在隱隱約約的兩個男人之間,戲裡戲外,一則誘惑與背叛一則歡愉享樂
她一面孤傲的說"你不敢看我,你怕看了我就會愛上我"
然後使出渾身解數把愛與死鋪陳在同一個畫面上,血淋淋的番茄醬汁
澆淋在人身上的確就像一塊祭品,獻祭而成為愛的俘虜

但是她的另一面卻孤獨得不想看見自己的臉,情願隔絕光線回歸單純黑暗懷抱中
以小小的光源來窺探彼此,這真是片中最浪漫的地方了
片中有個完全失去面目的人,也許是最後完全失了面目的莎樂美錯亂了自己與戲中的角色
那樣的形象彷彿馬格利特的畫中所象徵"愛情是盲目的",

人皆為孤獨者,縱使唱著今夕何夕,狠狠的用力愛過之後
依然轉身離去
背離那在水上幽幽然瓢浮不定而赤裸裸的愛情
所剩者也只有自己與自己的影子獨自走向深處
那深不可測的幽微情感

小康在杜勒利花園與男人幽會之際突然接到母親的惡耗,肉體與心靈感觸此時衝擊為強大的反差
而那位母親鬼魂又是多麼孤獨的啃食水果,與美麗的金魚委屈在水族箱中毫無自由
失焦的眼神無言以對,任空氣中迴盪著啃食生命的光陰一口一口咀嚼聲
喝著湯
默默看著後事的人情冷暖,
有人說壞了,丟了吧,然而不願丟的人還是執著想念
一刀一刀剁著肉 一口一口喝著湯
最後她拎著皮箱
離開了

除了內斂又赤裸裸的情慾不斷在片中流轉外
令人無奈的是大家都在找"鹿"(路)
芬妮亞穿著皇后裝急急尋找不能愛她的希律王
而飾演希律王的尚皮耶卻從羅浮宮廊廳牆壁中
鑽出一條通路
在達文西的施洗者約翰與聖母畫像凝視下
竟然有這一道小小的出路,然而往返之際
卻被希律王回頭封住了
這個環境再度成為封閉的迷宮
當然包括人心

片尾,運用遙遠的長鏡頭拍圓形而完美的水池
在雪的映襯下,如鏡一般乾淨
導演親自出現在水池邊,找到了"鹿"
但鹿卻遲遲不回頭,反而是那些鳥成群移進了一些
好不容易把"鹿"被拉回畫面來了
在將鹿王逼近水池的隱喻下
驀然停止
畫面還是如此的簡潔有力
然後餘韻無窮

我想我們在導演的牽引下也看到了出路
很簡單很深刻
這樣的人生有時很無奈
不過
真的很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mikisana23 的頭像
    mikisana23

    生活是最真實的風景

    mikisana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