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媒體的渲染之下,最近我們這代人似乎變得好辛苦,
如果大學畢業去澳洲殺牛可以賺進第一桶金,
的確有人會願意學非所長而前往賺取,以便脫離一出社會就背負學貸的壓力,
此外,我們這一代人似乎更強調去尋求各種不同生活經驗的體驗方式,
如果是後者,媒體何必只功利主義的去看付出勞力所獲得的利益。
雖然不能盡信唯恐天下不亂的媒體,但是大環境的變遷還是有目共睹的事情,
簡單來看,高學歷的確沒有以前來得優勢,
升學也不一定是唯一的出路,高學歷既無法學以致用,表示這個社會的確浪費了不少教育成本。
但是我們的高學歷社會卻已經回不去了,大學高中化、研究所也大學化了,
就算是培養一技之長的職業學校,同樣也再衝升學率,
儘管國中升學後分流為高中、高職,大家同樣都會考上大學、科大,然後在研究所相會,
這是因為我們的觀念一直都是這樣被複製的,"好好唸書,以後考上好學校",多麼政治正確的一句話。
我唸了這麼多書,深刻的覺得如果不是自己真的想唸,專注的喜歡自己所學的領域,
其實當初唸職業學校去學個一技之長其實也不壞,
但是那時的學校風氣彷彿就是用成績把國中生默默分流為成績好的念高中,成績不好的念高職,
於是我走到了這個時間點回頭看看,就深刻體悟到以前年長者的經驗談真的不能完全聽信,
當代同時也證明了升學考試不能完全保證未來有順遂的道路。
現在在學校實習,聽到老師仍然在複製這一句話,"好好唸書,以後考上好學校"
我的心理便充滿了矛盾,我心想
1.好好唸書以後其實不一定能考上好學校
2.好好唸書以後其實也不一定要考上好學校
我完全認同前句要"好好唸書",因為唸書是充實自己最基本的方式,
而後句"考上好學校"就像是社會強加的價值觀,
我思考著當代這個環境還需要後者嗎?當然需要,那可能是企業篩選的基本門檻,
但那充其量只是門檻而已,真正重要的東西可能不只於此,可能是技能、經驗、態度....等,
這些東西遠比考上好學校來得重要。
其實我喜歡唸書,唸書的功用可不只是考好學校,唸書還可以培養氣質,可以找到出路,可以轉化人生,
拓展眼界,吸收資訊,不管有沒有考上好學校,你所念的東西其實都不會跑掉。
但是我不喜歡跟大家一窩蜂的追求某種單一的價值觀,哪裡熱門哪裡就消退的快,不如做自己,多自在?
如果是我,我應該會跟學生們說,給你們一個大前提的基本信念"與人為善,正向思考"
此外,好好唸書,並專注於你們喜歡做的有意義的事情吧!!
- Sep 15 Sat 2012 17:08
我們這個世代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