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除夕前的小年夜,
下午三點,天氣還飄著小雨,
我就和看展的好夥伴一起去駁二藝術特區觀賞"漢字藝術節"
人潮不多也不少剛好適合看展,
令人訝異的是展場規劃的不錯,真的要大力推薦介紹一下,
展場大致分為市內與室外兩區
室內各館明顯有不同屬性,以下簡單介紹之
1."玩物喪字館"偏向文化創意設計產品,紅色雙喜杯剛好可以成為今年度情人節兼大年初一的雙重好禮
場內多為實用物品,然而一旦加入漢字元素便極富巧思,
例如"墨宴"與"蘭亭餐具",兩者設計理念皆是運用一肚子墨水的好學問之外的具體呈現
2."字娛娛人館"走服裝美學設計,不論是以線為主軸或是春夏秋冬設計款,
還是最容易被古又文的設計吸引,除了模特兒夠正之外,雪中墨蹟營造強烈的時尚感
3."字裡行間館"則是靜態裝置藝術,偏向被動呈現文字意象
例如拆解了"內"為"ㄇ"與"入",並由受眾取代"入"進入意義之內,回歸到方塊字元與空間之間的關係
而涵蓋縱深尺度的"有字"則直面而來豐富視覺上暫留殘像
4."漢動未來館"屬於動態的裝置藝術,偏向要求與受眾互動,因此少不了科技的輔助,
例如利用鉛筆碳接觸桌面文字因而發聲的原理,就像是小時候製作電動機的大發明,
印象深刻者還有將文字與音樂連結呈現的"文字譜",寫字感應出古箏樂聲,
假若科技再高明些,我不禁想像,或許真的有一場文字與音樂的協奏音樂會,(當書法家舞墨的時候,箏聲隨之對應一類的想像)
還有彈簧床與引領文字星球跑,在所有展場中,這裡真的是有夠活潑
5."字摸館"即為創意精品紀念販賣部,個個精美典雅,要價頗高
例如"悟空壺"與"文昌筆"典雅得令人想泡一壺茶,寫一首詩,然後遁入空境與古人神會,
也許周公會跟我說,再回去練練小篆吧= =+
以上展品眾多,一方面不及備載,一方面避免破梗,還是大力推薦大家去身歷其境吧!!!
而戶外鐵道左側的"字物櫃"呈現出貨櫃碼頭地點上整體的一致感
歐美式街道塗鴉不顯得突兀,進入每一個櫃有如進入一個漢字的小世界,
活字印刷.白馬黑馬.數字拼貼漢字.幾何川流...等等
整體來說有如大型"格子趣"創意有餘,調性鮮明
陳菊創的縣市合併字眼宛然佇立,當然我打不出這種字眼
只在紅色框架中尋找成為文字的身影
鐵道上穿著漢字彩繪上衣的人偶們名叫"大漢仔"
當然是有別於小公仔的人形彩繪,這些阿公阿嬤若不具有龐大的身軀,可能無法放大字眼
總的來說
我想這是一場龐大的漢字復興運動,當然這展只是一開始,彷彿有些悄悄的異常興奮
因此
不得不再提起意義持續被架空的後後現代
字元拆解後鮮明的堆疊在我們的眼前
呈現了一種"視差"的藝術背景
回返真實本身卻不僅僅只是六書形音意的問題
關於本意甚至包含了"存在"與"不存在"的辨證
我不使用文字批判的姿態來讚揚或摒棄任何特殊性
我情願親近一些善用文化底蘊後的小小創意
這僅僅只是
在生活中文字的影響力
並且具體而微的
涵蓋我曾經揮毫過的記憶
- Feb 12 Fri 2010 21:44
文字上的具體遊戲-2010好漢玩字藝術節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