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今天一早9點去劇場開門,穿過陰暗的地下樓梯,打開藝廊燈光,然後讓鐵門咿咿呀呀的向上升起,
此時白色光線透了進來,與劇場內的黃光像是兩個世界,
把玻璃門展開後,眼前視線範圍被石階與樹叢約束在這圓形低漥的小小空間,
我突然覺得自己像隻井底之蛙,只享有頭上一個範圍的藍天,
而今天的天空,剛好只佈滿著烏雲,並不是藍天。

又是一個劇場工讀時間,因為我們的宣傳不力,加上劇場的隱密性,
使得每次顧劇場藝廊的時光就像在圖書館的研究小間讀書一樣,
全世界只剩下自己與書,但唯一不同的是,被大家美麗作品包圍好像多了一點浪漫。

與上禮拜相同,打開筆電放了輕音樂,開始作報告,門外灰濛濛,門內依舊生意清淡的早晨,
希望這次經過的人,不要只下來問我「小姐,請問廁所在哪裡?」

劇場深處,隱藏著陰霾,揮之不去,與外頭的灰色天空統合了色調

午後1點25分,玻璃門外飄起了雨,這口井多了些水氣,
更少了人氣,抬起頭來望向高地,穿梭奔跑的黃色人影未曾注意腳邊有個躲雨的好機會,
我兀自在裡頭享受雨中這樣的寧靜,不知是幸還是不幸?

一直覺得所上沒有好好運用這樣的空間很可惜,就讓管理劇場藝廊的我們空虛而心虛的享用這樣清閒的時空,
即使我將這份遺憾告訴助教,助教也只是為難的告訴我產生這樣結果的始末,
目前依然卡在學校經費的問題,
但是,排除了這樣的困境,我們該如何將這有如一灘死水的劇場重生呢?

此刻我冒出了許多想法:

第一步,我要在劇場的頭頂上放一個華麗的廣告大看板「鳳凰樹劇場在這裡!!!!」
然後有個瘋狂的可愛小人偶不停向他們招手,讓經過勝利路的人,停車駐留

第二步,我要一舉鏟除石階外的樹叢,這些高起的台階與樹叢就是讓這裡如軍事基地般隱密的元兇,
何不種些低矮的美麗小花呢?例如三色瑾、勳章菊等等

第三步,如果藝廊外能用少許空間辦個類似早餐店的小咖啡廳,只賣下午茶或輕食,
擺放少少桌椅供部分師生午後休憩也很不錯,可外包店家或是同學來做,自己做的話,收入就作為所上經費。

第四步,接續前者,店員可成為看管作品者,此時劇場藝廊的師生作品應該成為一個常設展,
一旦同學有新作品,就直接在藝廊上更新

第五步,每個禮拜五都來個「週末之夜」在劇場內放映藝術電影,供校內外師生欣賞,
對所上同學免費、校內生優惠半票、校外生全票,外頭藝廊上的藝術電影行事曆則每週更新。

以上
就是目前的構想,如果我寫成企劃書投給文學院或藝術中心有人會理我嗎?
當然就藝術史來看,我們還是要虛心的問,有沒有有錢人願意贊助呢?
學校有很多限制而我們的力量如此微薄,只是在幻想它的重生罷了

目前開學以來的觀察就是發現所上有些保守,
大家看似繁忙,也不知在忙什麼?
當然先前我們辦了一個成功的研討會,也參與了藝術中心一系列的活動,
藝術所似乎多了一些活力,然而卻感覺不夠,
例如,星期三可惜了校慶活動,我們失去了一個機會能華麗出場來展現藝術所風采,
多麼希望能把成大藝術所宣傳出去,也許我們可以開始從劇場做起,
當然,讀書是一定要的,然而我們所讀的內容,是不是很多都能體現在生活上的藝文活動中呢?
我想這才是最重要的!

也許目前能推動的,只有所上同學個展、表演活動、期末狂歡節能建議利用劇場舉辦,
不知道所上大家是否願意能配合,
總覺得自己好像過於熱血,但沒有人有共鳴的話,
這樣的熱血也燃燒不起來,死水還是死水

當我們每天埋在成千上萬的藝術理論書堆中,
但回歸生活,我們究竟擁有了什麼?
我們的娛樂活動,難道不是最好的體現方式?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mikisana23 的頭像
    mikisana23

    生活是最真實的風景

    mikisana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