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很喜歡巴黎畫派的畫家,像是夏卡爾,莫里亞里尼等
今天下午去圖書館看了一部我想看很久的電影,我想這部電影如果沒有拍出來
應該不太會有人認識莫里亞里尼吧 儘管他作品是那麼搶眼
片名翻譯為"畢卡索與莫迪亞里尼"
即使畢卡索在片中戲份不少,但主要用來還是襯托modi狂放不羈窮盡潦倒的一生,
(英文片名就是mordigliani根本沒有picasso的出現)
其封面即寫了"he's passion is life" "his observations is art"
這兩句即揭示了一個典型的狂人藝術家如何燃燒自己的生命化成藝術,
以modi結合我最近的研究對象徐渭,他們的生命剛好可以互相印照,
只是modi比徐渭更瀟灑且短命,然其狂態還比不上徐渭會自殘這麼誇張
巴黎戰後瀰漫一股濃厚的頹廢氣息,倒有點像六朝亡國之際的時代氛圍,人生苦短何不乾脆紙醉金迷算了
在莫迪玩世不恭的行為舉止下,淋漓極致的憂鬱完全反映於其作品那空洞的眼框
"當我看見你了靈魂之時,我就畫上妳的眼睛"
看到這句,我竟然想到中國感神通靈的理論,難道莫迪點睛後,畫面上的老婆就會飛不見嗎= =+
不過到最後比賽那幕,那楚楚動人的眼神被描繪出來後
我整個雞皮疙瘩都起來了,竟然眼眶也跟著泛紅
原來點睛成名後的代價就是他的"生命"
一堆人在沙龍激烈的為莫迪鼓掌之際,誰知道莫迪正在陰暗的巷子被人家打得半死?
到底是他人格的缺陷還是命運對藝術家的捉弄?
藝術心理學的研究指出,這兩者似乎往往相輔相成,酒神的降臨帶給他藝術天賦,卻奪去了他了理性及生命
成也酗酒,敗也酗酒阿
然而他的高姿態又如此的有魅力,就像個華麗而落魄貴族,緊咬的一朵鮮紅的玫瑰,獻給愛情,獻給藝術
那玫瑰卻是他血淋淋的赤子之心
夠纖細也夠戲謔於是足以蠱惑人心,足以為他而亡
演莫迪的男主角很棒,即使他扮演的角色生命很短暫,他依然把他最富生命力的形象展顯出來
真的是"短暫而完整的生命"如夜空的煙火,絢爛之際即消逝
而飾演女主角珍妮的女星真是太迷人了,
能找到這麼像莫迪作品中這個長臉長脖子又大眼,非常具有原始意象的人真是不容易....
"你懂著真愛嗎"
從她的眼神說出這句多麼惹人憐愛,就是這樣的眼神才能勾起放蕩不羈的莫迪心中那個小男孩吧
於是如影隨形的跟著他,直到他找到生命的意義...
不管這部戲有多少虛構成分,我都嫌畢卡索太胖了,不是我想像那瘦小而百變的藝術大師,
而且被導演塑造的很市儈,導演好像不喜歡他似的,
不過畢卡索的角色卻在片中一直幫助莫迪,檯面上是恨得牙癢癢的勁敵,背後又捨不得勁敵的落魄,
莫迪就是有讓人又愛又恨的個性,即使世俗的光芒比不上畢卡索,才華卻不比畢卡索差
比起畢卡索將人分割成方塊的立體派理性實驗
我更喜歡永遠以愛人為主題的其富有詩意的每一張肖像畫
看完此片還有一點很不能理解...為什麼莫迪裸女的作品畫面上會有馬賽克呀= =+
這不是只是藝術品而已嗎?醬就要打馬賽克也太扯了吧...
- Apr 06 Mon 2009 20:46
向兩位大師致敬,特別是莫迪里安尼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