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完最後一堂課後 就是下禮拜的期考大爆炸
這個學期又已經將進入一個尾聲
所以這禮拜又是讀書館悠閒又苦悶的日子了
這學期的課真是非常有趣~但也可以說終於到了中文系四年的精華地帶了
小學特別枯燥難度倍增而令人反感 各朝代的特色開始大放異彩
但這學習似乎常在上音樂課或是電影課,不過文學與音樂的邊界有時候卻是很模糊的
像通俗演藝 古典小說 詞曲選 戲劇選讀 在宋元明之間打轉最璨爛玫瑰的確是戲曲
總覺得這學期的課都在互相支援~每一堂課以正常的課程安排輕輕的趕上了另一堂課的進度
或者是另一堂課的朝代在巧妙的走回這堂課的朝代
一再重複由不同的老師幫我們複習,的確是更熟悉
甚至由於聽到不同觀點的分析反而更有趣
每個科目都在各個擊破
而中國文學史的確是一條龍自古貫今
總覺得每一堂課都很精采 我也開始以中興中文為桐城派門人弟子為榮了哈哈
親愛的老師完全是一副本色當行
林仁昱老師就像是車鼓調的民間藝人
劉錦賢老師就像是古人哲學家
周純一老師就像是現代李漁愛唱戲
宋韻珊老師就像是韻圖可愛魔人
妙真姊還是像媽媽桑講歷史故事
火爺就像傳奇小說中的說書人
瓦歷斯老師就是個自然山林的智慧獵人
羅珮瑩老師就是典型的記者了
淑真姐還是本身就像一首帶有古典美人氣息的詩詞曲
重新看看這些老師,我好像又再看戲一樣
每年我都會思索著讀中文系的意義
從大一到現在 每一年總有不同的看法與獲得
記得大一的時候我覺得身為中文人要有一種以天下為己任的抱負~承襲著古人的氣節宣揚不朽的精神
之後到大二漸漸發現讀中文系不外乎是一種享受 我們必須自享受之餘為生活留下些什麼而去開展生命的韌度
當然這些想法依然深植我心 並一直成為我熱愛我的科系的理由
但是直到現在大三了
必須面對理想與現實間做出困難的抉擇 才真正開始透視文學的本質以及讀中文系的用處
最近聽到一個最貼切的比喻就是文學就跟呼吸一樣
他是絕對存在於我們生活週遭卻不是眼前所能見實用的東西
但是他是必要的存在 只是他是潛移默化的滲透著本身
我們經過了這些古人的洗禮 早就散發著某些看不見的氣質
但這些氣質卻強大到可以影響別人
我想這是文學最強大的用處吧
讀中文系的人有著比別人更多一份對生命 對自然 對物質等各式各樣的體會與感受
真的這就夠了
說來說去似乎還是很不切實際
但的確也是這樣就夠了
我也跟周老師ㄧ樣最佩服用一隻筆挑戰全世界的人
那是最能開展自我生命韌度的智者阿
所以我也一直沒有放棄過寫作 雖然不算積極
但身為中興中文的學生,我也很認真的連兩年投了中興湖文學獎
雖然兩年都有幸入圍卻都不幸槓龜
每次都只能在詩歌歡唱的領獎席看著這些有思想有才華的得獎者
每一次創作就像幫自己打開一扇窗
久而久之自己的房間就會更明亮吧
當然我也期待鴿子飛進來的一天
- Jun 12 Thu 2008 23:12
致親愛的中文系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