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第一次接觸這部片好久以前在公視轉到的,看起來劇情實在太灰暗了
於是也沒有特別去注意
但是自從讀了白先勇的"台北人"之後,知道孤戀花原來是改編於此的
然後大一時又在合唱團學了孤戀花這首歌~大致瞭解了他的背景之後,前幾個禮拜的上課
跟我一樣熱愛歌曲的林仁昱老師又給我們放了這部電影的前半部,最近自己去把後半部看完了
於是印象非常深刻
孤戀花的背景是發生在1949年國共內戰,國民黨節節敗退並以台灣為反攻的根據地而發展出來的故事
有如簡介所說一般
大時代下流離的小兒女們
在動盪的浪濤中,追尋著夢想與情愛
目賭生命的易碎,經歷生命的磨難,眷戀已逝的青春,
驀然回首,僅存蒼涼兩字
片中每個情節都讓人動容,但是從歷史與文學的角度來看這部片,的確有許多值得探討的地方
白先勇由於本身背景同為落魄貴族的關係於是擅於寫出今不如昔的蒼涼寂感,孤戀花電影也有如遊園驚夢的橋段一番,
製造兩個時空交錯而呈現強烈的對比
片中人物內心世界都非常複雜,每一個眉目之間的流轉都令人動容,使得片中呈顯蒼涼感傷的氛圍
雲芳在正值歌舞昇平的上海當歌舞廳小姐,片中交錯的手法使得我們清楚的看見,繁華就在一轉眼之間稍縱即逝,
流落到台灣之後的生活竟如此不堪,
而他只是沉靜無語的懷想著當時的人,當時的生活,然後把當時對五寶的情愛投射至娟娟身上
當時還來不及處理同性與異性之間的愛情關係,動亂就逼得五寶做出選擇,不知道是真情還是歉疚,
他選擇了陪伴雲芳一生一世,然而命運卻讓他在顛沛之中身死,留下骨灰讓悲傷的雲芳帶來台灣還給三郎
楊三郎做曲這首孤戀花貫穿了全片,背景不時留下低吟的哀歌,
五寶與娟娟年齡相訪但是個性可是大不同,也許也是因為生活環境的關係,五寶畢竟較天真溫和,
而娟娟既悲觀又世故,卻同樣遭受著命運的擺弄,而下場淒慘,
雲芳懷想當年在街頭撿到如流浪狗一般的五寶,在相較拼命工作而體力不支的娟娟
因為同情關愛而產生難以分割的情愫,究竟算不算是愛情,片中在這個點的著墨上是非常模糊的部份
再從片中時代社會環境來看,酒家一直是黑白兩道的交會地帶,
歌舞昇平時期的百樂門對照陪酒拉客的東雲閣,明顯看出兩個時代店家行事風格強烈差距
雖然在這行有錢的就是大爺,但是台灣治安的惡劣,
使得店家卑微,這類場所淪只得成為從事不法交易行為的地方
前半部著重於今昔對比的悵惘還處於華麗蒼涼的基調,而後半部可完全是血淋淋低層小人物淒涼的哀歌
娟娟被黑道份子拐去中毒癮,然後百般凌虐,最後精神失常失手殺人,
蕭淑慎飾演這個角色恰如其分,想到他跟現實生活那些花邊新聞的連接上,似乎有戲如人生的感嘆
然而這樣活生生卻活得生不如死的娟娟,看在雲芳眼裡又多了一份更深的悲痛
最後雲芳告別過去或者還是依舊活在過去都在他孤獨的身影中留給大家去體會了
青春叢誰人害 變成落葉相思栽
看完電影後覺得這首歌更美了
- Jun 05 Thu 2008 16:00
孤戀花-觀後感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